網頁

總網頁瀏覽量

置頂

我工作地方改變了,2015年八月離開台北榮總,到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服務。

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

寶寶的腸道問題

人要生存就必需食物。兒童因為還要成長,所以相對而言,需要更多的食物。消化道的功能是消化及吸收食物中營養。食物經過嘴巴、食道,進入胃進行初步的消化,在十二指腸經膽汁及胰汁的分解,再經過小腸把食物中的營養吸收進入體內。大腸把食物中剩餘的水份及鹽份再吸收後,就變成糞便排出體外了。消化道中的每一器官各司其責,其中腸道負責吸收,所以更是重要。腸道的長度很長,腸黏膜有很多皺摺,黏膜又由很多纖毛組成,所以表面積很大,有利於吸收功能。

腸道的疾病可分為內科及外科兩方面。腸炎是很常見的內科疾病,幾乎每個人都有腸炎的經驗。大部份的腸炎是病毒引起的,例如輪狀病毒。有些腸炎是細菌引起的,例如喝了不潔的水或污染的食物,像沙門氏菌等可以引起嚴重的症狀。

除了因感染引起的問題外,嬰幼兒還可能發生其他腸道問題,例如新生兒壞死性腸災、腸道閉鎖及狹窄等,因這些多是新生兒的問題,通常出生後不久就被發現及治療了。下列問題可能出現在較大的嬰幼兒,家長們應要有一定的認識。

1. 腸套疊
這疾病好發於六個月到一歲半的兒童。腸套疊是一段腸子套進另一段的腸子內。引起腸套疊的原因通常是腸蠕動不正常,其誘發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及食物的改變,有時腸內有息肉或腫瘤也會引起腸套疊。
腸套疊的症狀是腹痛,其特點是一陣陣的發作絞痛。常在一陣腹痛後,症狀消失,然後又再發作。發生時間較久後,小朋友會出現嘔吐的症狀。如沒有治療,幾小時後還可能會解出血便、腹漲等。因為無法進食、嘔吐,病人漸漸會有脫水、休克等更嚴重的情形。腸道如套疊太緊,就會發生血液循環受阻的情形,時間久了腸道會就壞死、穿孔,甚至出現腹膜炎。
腸套疊的診斷可由患者的症狀及年齡而高度懷疑,常用的診斷工具是腹部超音波及下消化道攝影。腹部超音波因為安全而且可以同時檢查腹內其他器官,所以是優先的選擇。下消化道攝影又稱為鋇劑灌腸攝影,是用鋇劑當作顯影劑,從肛門灌入大腸,再用放射線觀察大腸內的情形。
腸套疊的治療有灌腸及手術兩種。灌腸適用於症狀發生不久、病情不太嚴重的情形,其方法是在超音波或放射線監看下,用水或鋇劑灌入大腸,利用壓力把套入的大腸推回原位。如果症狀已發生太久、可能腸道已壞死、有腹膜炎的現象或灌腸治療失敗等,就要用外科手術治療了。


腸套疊


2. 巨結腸症
巨結腸症如發生在兒童是因為腸道缺乏神經節,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。缺少了正常神經功能,受影響的腸道會經常處在收縮的狀態,無法正常蠕動。最常受影響的腸道是下段的大腸,也就是所謂乙狀結腸及直腸。
此症以便秘為主要症狀,新生兒的胎便可能會延遲排出。便秘會引起腹漲,也會造成腸炎,所以巨結腸症的小朋友肚子常是大大的,也常有腹瀉的情形。有時好幾天不排便,但接著幾天會拉肚子,解出很臭、灰褐色、大量的水便,還常有發燒現象。腸炎引起的脫水及細菌感染會使病情變得危急。
巨結腸症可由病史及症狀得到初步診斷,加上放射線檢查、直腸切片,還可藉由測量肛門壓力來確定。此症之手術前治療可用大腸灌洗及用藥等,減少腸炎的發生,但根本治療仍須由外科手術切除患病的腸段。

巨結腸症

3. 梅克氏憩室
梅克氏憩室是在小腸旁有一段的凸出,是一種頗為常見的異常,但大部份有此憩室的人不會有任何症狀。部份的憩室因有胃或胰組織,會造成潰瘍或出血,也可能會發炎,所以症狀是血便或腹痛。此症有時不容易診斷,但超音波及核子醫學檢查可以幫忙。治療的方法是外科切除。

 梅克氏憩室


3. 腸息肉
息肉可以出現在小腸或大腸內,其症狀是經常腹痛,也可能會有便血的情形。腸息肉也可能引起腸套疊。有些腸息肉是有家族性的,也有部份可能會有惡性變化。腸息肉的診斷視發生的位置,可能需要內視鏡、腸道攝影及超音波等檢查。此症的治療是手術切除。

 腸息肉

不同的腸道問題引起的症狀有時是相似的,常有誤診的可能,因此要及早得到正確的診斷及治療,有賴專業醫師及必要的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