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總網頁瀏覽量

置頂

我工作地方改變了,2015年八月離開台北榮總,到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服務。

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

兒童的肛門常見問題


肛門是消化道的「出口」,是很重要的地方,但也常是麻煩的製造者,不管老少都可能會發生疾病。肛門是由內外括約肌,黏膜及皮膚構成,有豐富的神經及血液供給。內外括約肌責負肛門口的開關,如功能有障礙,就會有大便失禁或解不出的問題。臀部皮膚延伸到肛門內,在肛門內約兩公分處變成直腸黏膜,皮膚與黏膜的交接處稱為「齒狀線」。「齒狀線」以外有各種感覺神經末稍,所以是很敏感的地方,如有任何異狀都可明顯地察覺。「齒狀線」以內,則遲鈍多了,僅有壓力的感覺,沒有疼痛、冷熱等感覺,所以病灶在這裏被發現的時機就會較晚。


肛門膿瘍

膿瘍,又稱膿包。有時皮膚的細菌感染,例如毛囊炎,或蟲咬等,都可能引起膿瘍,這時皮膚會有紅腫化膿等症狀。肛門膿瘍的症狀也是如此,不過紅腫及疼痛發生在肛門附近。肛門膿瘍常見於一歲以下的兒童及老年人,但其他年齡也可以發生的。
為何會有肛門膿瘍?有兩可能原因。比較表淺的肛門膿瘍可能是皮膚的感染引起的,例如尿布疹沒有適當的治療,讓細菌有機可乘,這種肛門膿瘍與一般發生在其他位置的的皮膚膿瘍相似。比較深,也比較常見的肛門膿瘍,則有不同的原因。上文提到肛門內的黏膜,其構造有許多皺摺,大便及細菌容易滯留在一些較深皺摺,引起發炎化膿。這情形如惡化向外擴張到表面,就可在肛門附近的皮膚看到大小約一到二公分的紅腫及硬塊。這情形在兒童腹瀉時尤其容易產生。肛門膿瘍初期,也就是紅腫有硬塊時(圖一),小朋友會覺得很痛,因而經常哭鬧,不小心碰到患處時,會哭的更兇。再過幾天,紅腫可能變軟,也就是「成熟」了,疼痛就較輕了,用手指輕壓有時可見膿由肛門內流出,或膿瘍自己破了,流出一灘膿血。如果去求診,醫生會用抗生素,切開膿瘍引流,並會建議泡盆。大部份小朋友經過一兩星期的治療就會痊癒,不過類似的症狀也可能再次發生,約有25%的肛門膿瘍變成肛門瘺管。



(圖一)




肛門瘺管

絕大部份的肛門瘺管是因肛門膿瘍引起的。肛門瘺管的症狀是在肛門附近出現一個小孔(圖二),這小孔有時會有膿水流出,有時會癒合。不過,通常好景不常,小孔總是時好時壞,始終無法完全痊癒。

所謂瘺管,是一條相接兩處的小管,這小管正常時是不存在的,而且因小管已存在了一段時間,通常不會自己痊癒。肛門瘺管是從肛門內的皺摺連接到肛門外皮膚的小管。上述的肛門膿瘍如果沒有徹底康復,或重複發生,膿瘍就可能變成瘺管。

因為瘺管通常不會自己痊癒,醫生會建議用手術治療。手術目的是清除瘺管及附近的發炎組織,讓健康的組織重新癒合。因為肛門附近細菌很多,傷口容易感染,手術後通常要勤快地泡盆。傷口癒合的時間也比其他部位的傷口慢。


(圖二)



肛裂

肛裂,顧名思義就是肛門裂開。肛裂主要原因是便秘,大便太硬或太粗,都可能把肛門弄破﹔當然其他原因的傷害,也可能會造成肛裂。如果輕輕把肛門撐開,可以看到裂痕(圖三)。肛裂可分為急性或慢性,急性肛裂是在肛門裂開的初期,有疼痛及出血現象。肛裂是兒童最常見的肛門出血原因。因疼痛的關係,肛門會較緊,下次排便更容易受傷,所以裂傷不容易好。肛裂如果有一段時間都沒有痊癒,因慢性發炎的關係,裂傷處會有肥厚現象,在肛門口可看到一塊小小的凸起,常有人誤以為是得了「痔瘡」呢!

肛裂的治療是一方面減少疼痛,另一方面治療便秘,所以局部的止痛劑及軟便劑都要使用。慢性肛裂的傷口,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可減輕發炎現象。泡盆可以加速傷口的痊癒。


(圖三)